Tuesday, July 27, 2010

語言毒害

最近從「說話」想到《魔戒》第二集裡的其中一個人物。Well,其實是想到這人物的技倆;這人物是被稱為“巧言”的葛力馬(Grima),他的技倆是說話。

當甘道夫、亞拉岡、拉苟勒斯,和金靂一行四人來到驃騎王國洛汗,要晉見國王時,遇上了不禮貌的對待。這些不禮貌對待,縱然出自國王希優頓(Theoden)的命令,但卻是受葛力馬慫恿的。

葛力馬原來是薩魯曼安放在洛汗的臥底,負責向驃騎王進言。當然他進的並不真是一些可諮參考的意見。事實上他不斷在希優頓耳邊提醒他已經年紀老邁,也喃喃細說刻下已是黑暗當道,最好的方法是閉關自保。甘道夫向希優頓拆穿薩魯曼的詭計時說:「在這些年間,“巧言”的工作很簡單,你的所作所為都會被立刻回報到艾辛格去,…… “巧言”則是不停地在你耳邊進獻讒言,毒害你的思想、冷卻你的熱情、削弱你的活力,其他人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,因為你被“巧言”玩弄股掌之間。…… 他心機很重,有時擴大人們的恐懼、有時玩弄人們的警覺。」而當希優頓接納了甘道夫的建議之後,他就「忘卻遺憾和恐懼,將意志集中在當下。」

在《魔戒》第三集,甘道夫提到葛力馬向伊歐玟的毒害:「你以為“巧言”只是玩弄希優頓而已嗎?混帳!伊歐皇族算甚麼東西?他們不過是一群騎馬強盜,住在稻草屋裡,喝著骯髒的水,孩童和畜生廝混在一起! 你之前不是應該聽過這說法嗎?這是“巧言”的老師薩魯曼所說的話。不過,我想“巧言”必定用更高明的方法來包裝這種話。…… 誰知道她在夜闌人靜之處,孤單的時候,她會怎麼樣看待自己一無是處的人生?」〔這一段,在電影裡有不錯的處理;電影裡就有一幕讓葛力馬直接的在伊歐玟耳邊說著這些喪氣、侮辱的話。〕後來伊歐玟被救甦醒之後,就是這樣說:「我還以為伊歐王族真的 淪落到在山野間牧羊。」可見,“巧言”的說話著實在她心裡面盤旋迴盪,以致她的信心動搖了也不自知。不過,到最後,她的健康恢復,她的信心也因著愛而恢復。

早已經有不少的心理學報告指出,言語的殺傷力比一切利器更甚。原來不一定要鋒利的說話才會帶來破壞;傳遞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,破壞力可能更大。鋒利的言詞,我們還容易分辨、心裡可以抵抗。但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,聽著聽著會在我們心底裡沉積起來;在不經意之間成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,甚至成為我們日常對自己所說的話。每一次我們向自己說一遍,這些遺憾、恐懼、輕蔑,和控訴就會再深一層地烙刻在我們心上,成了無需啟動也會自動播放的旋律,不斷地持續地蠶食我們的心靈。

最常聽到的就是「冇鬼用」,還有「蠢過隻豬」。聽得多了,久而久之,「我冇用」「蠢過隻豬」就成了心裡不斷播放的旋律,我們的思想被控制著也不自知。

如何脫離這些魔咒?是不是效法坊間心理學那些理論所說,說正面的說話、打打氣、喊「加油」,甚至甚麼「正能量」等等就可以呢?我覺得這些都只像催眠的效用,並沒有真的解決了問題。

要將這些負面言詞從心裡完全刪去,還得正本清源。心裡的力量剛強就無懼外來的破壞。這一點,詩篇 42-43 篇實在是很好的範例:

「5 我的心哪,你為何憂悶?為何在我裡面煩躁?應當仰望神,因他笑臉幫助我;我還要稱讚他。6 我的神啊,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,所以我從約但地,從黑門嶺,從米薩山記念你。」(42:5-6)

「我的心哪,你為何憂悶?為何在我裡面煩躁?應當仰望神,因我還要稱讚他。他是我臉上的光榮/幫助,是我的神。」(42:11/43:5)

心裡憂悶煩躁,不是將它按捺下去,也不是漠視不理,是要撫心自問「發生了甚麼事?」然後,不是向自己重複訴說「我心裡憂悶煩躁」,而是提醒自己,神的笑臉要幫助我。最妙是 v6 的「所以」;知道了自己心裡憂悶煩躁,卻不停留在其中,反而更加積極將心思從向內的探究自己,轉而向外的尋求於神。只要我們將焦點校正在神,心就不會被那些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所充斥,也就不會受傷害。

Photo source (top): www.runtogold.com
Photo source (mid): www.theargonath.cc
Photo source (bottom): tolkiengateway.net

Wednesday, June 09, 2010

Samwise Gamgee

《魔戒》裡面眾多人物,有不少都可以讓人有所啟發。其中一個我十分喜愛的人物是 Sam,最近常常想到他。

(Sam 是電影裡面罕有地忠於原著的一個角色,我就以電影情節來作談論的開始吧。)Sam 是 Frodo 的園丁。起初當 Frodo 跟 Gandalf 計劃,要靜靜地離開 Shire 的時候,也不知道他是有心或是無意地偷聽了這個計劃。於是 Gandalf 就命令他陪伴 Frodo 上路,還說若他不遵守諾言,膽敢撇下 Frodo 不顧,就把他變成甚麼甚麼。於是,Sam 就這樣踏上了這一趟他做夢也沒有想過的旅程;當然,他其實是求之不得地想要見一見聞名已久的精靈。

箇中的情節也不多說,只稍稍提出幾個場景。第一集結束時,Frodo 趁強獸人來襲擊、大夥兒亂作一團時,靜悄悄地想要一個人去 Mordor,他不想連累大家。Sam 卻早料到他有這個想法,尾隨著他來到大河邊,要跟他上船。Frodo 當時已經在小艇上,他套上了魔戒、隱形了,正要撐到對岸去。Sam 來到看見一隻小艇在河中間盪漾,雖然他沒能夠看得見小艇上有誰在,他卻肯定是 Frodo,於是毅然跳進河裡去。他不懂得游泳,幾乎沒頂之際,Frodo 伸手把他拉上了小艇。當Frodo 勸他回去的時候,Sam 堅持不肯,他重複地說: "I have made a promise." 這是第一次讓我對 Sam 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然後,Sam 再讓我注目就不在電影,而在原著了;因為電影實在沒有機會交代得太仔細。在第二、第三集裡面,Sam 一直陪伴著 Frodo 走向末日火山,要將魔戒銷毀。整段路途上,他對 Frodo 細心照顧,又極力保護 Frodo 免受 Gollum 的陷害。但最重要的是,整段旅途上,Sam 成了 Frodo 的 companion。

這是重要的,因為到了旅程的後部分,魔戒成了 Frodo 的重擔,它會突然間變得很重,讓 Frodo 戴在頸項上筋疲力竭。倘若它感受到 Sauron 的召喚,它又會極力控制 Frodo 的心神,企圖逼 Frodo 把它戴上手上,Sauron 就會即時可以知道它在哪裡;Frodo 要用盡所有精神力氣來抵禦魔戒的這一般魔力,也是讓他筋疲力竭的。

當他們越走近末日火山,這兩種「筋疲力竭」就越來越強的折磨著 Frodo。到最後他不再有任何感覺,不再對過去在家鄉 Shire 的甜美生活有任何回憶、不再對將來有任何指望,只是憑著意志,每一天醒過來之後就撐下去、向著末日火山踏上每一步。在與魔戒搏鬥之間,他用盡了他的能力之時,甚至忘記了所有的美好,「想不起食物的味道、想不起飲水的感覺、想不起風聲、不記得花草樹木的樣子,連月亮和星辰的長相都忘記了……」。就是在這些時候,Sam 成了 Frodo 的支撐,他提醒他家鄉的景緻如何美好、等待著他們完成任務之後回去。他說著打氣的說話,讓 Frodo 在沒有指望之中,仍然不致絕望。他會將感受到的希望,與 Frodo 分享;即便 Frodo 沒能夠同感,他也抖擻精神,繼續支持著。他在 Frodo 感到極重難當的時候,甚至背負著他走了一段路。

當然,還有最後。當 Frodo 終於來到末日火山,魔戒使出了所有的魔力,終於 Frodo 敗了下來,將魔戒套上了手指。那一剎那,發生了許多的事,就如電影所見。那一剎那,Sauron 知道了魔戒竟然在末日火山口,馬上調派戒靈去拯救魔戒;同一時間,Gollum 拚命的搶回魔戒,與隱形的 Frodo 力戰。然後,Gollum 成功搶回魔戒,卻失足與魔戒一同掉進末日火山的熔岩裡,而 Frodo 則僅僅捉著火山口的石壁,命懸一線地懸掛在火山口。這個時候的 Frodo 與 Gollum 一樣,失去了魔戒也讓他失去了生命中的一切。僅僅捉著火山口石壁的他,心已隨著魔戒一起掉進熔岩,手隨時也會鬆懈。這時 Sam 趕緊捉著 Frodo 的手,看著他絕望的眼神,堅定的跟他說: "Don't you ever let go!" 這一幕其實是原著小說沒有的,然而看電影時,這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幕。"Don't you ever let go!"

Sam 就是這樣,堅持到最後,不離不棄的在 Frodo 身邊 being companion,直到事情完結,直到雨過天清。

是甚麼讓 Sam 有這一份能耐呢?除了他對 Frodo 的忠誠和愛之外,Sam 自己本身是一個不容易放棄的人。或許他並不是大智大勇,他卻不是輕易被打敗的,而且他對於生命的美好有一份盼望,「在那被風吹破的烏雲縫隙中,Sam 看見了一顆閃爍的星斗,那冷冽的星光烙印在他心口,當他再度看著眼前的大地時,心中再度充滿了希望。因為,他突然間清楚地意識到,陰影只不過是暫時的,世界上永遠都會有不受它影響、不受它污染的光明和美麗」。

Sam 還有一份不息的堅執:「他搖搖頭,仔細的思索著,一種喪氣的想法卻逐漸在他心中累積…… 現在,他終於認清了這苦澀的事實…… 等到任務完成之後,他們會孤單地置身一塊死寂、沒有食物、沒有飲水的沙漠正中央,他們不可能回去了。 “原來這就是我出發時,覺得自己該做的工作,協助 Frodo 先生走出最後幾步,和他死在一起。好吧,如果這真是我的使命,我必須完成它。” …… 不過,當 Sam 的希望之火熄滅的同時,它也轉化成了一股新的力量。Sam 平凡小臉變得十分嚴肅,堅定的決心在背後支持著他,讓他全身覺得一陣戰慄。他似乎化成了某種不會失望、疲倦的鋼鐵怪物,連眼前這一望無際的荒原也無法讓他退縮。他懷著更強的責任感把目光重新專注回眼前,研究下一步該怎樣做」。

上一貼寫《魔戒》裡面幾對朋友之間的生死相隨時提到,是甘心捨己、忠心相隨的摯情。這一次看 Sam 時,發現除了這些之外,作為 companion 的人,自己必得要有堅強的信念、不撓的精神,才可以走上扎實的步伐。自己裡面若不夠強壯,不但不能夠支持走在艱難道路上的對方,自己可能反被拖垮了下來。然而裡面又如何保持堅壯呢?

哥林多後書 4: 7-9「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,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,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,遭逼迫卻不被丟棄,打倒了卻不致死亡。」有基督耶穌這寶貝在我們這瓦器的生命中,是不是就是生命堅壯的原因?至少對使徒保羅是「是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