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uly 27, 2010

語言毒害

最近從「說話」想到《魔戒》第二集裡的其中一個人物。Well,其實是想到這人物的技倆;這人物是被稱為“巧言”的葛力馬(Grima),他的技倆是說話。

當甘道夫、亞拉岡、拉苟勒斯,和金靂一行四人來到驃騎王國洛汗,要晉見國王時,遇上了不禮貌的對待。這些不禮貌對待,縱然出自國王希優頓(Theoden)的命令,但卻是受葛力馬慫恿的。

葛力馬原來是薩魯曼安放在洛汗的臥底,負責向驃騎王進言。當然他進的並不真是一些可諮參考的意見。事實上他不斷在希優頓耳邊提醒他已經年紀老邁,也喃喃細說刻下已是黑暗當道,最好的方法是閉關自保。甘道夫向希優頓拆穿薩魯曼的詭計時說:「在這些年間,“巧言”的工作很簡單,你的所作所為都會被立刻回報到艾辛格去,…… “巧言”則是不停地在你耳邊進獻讒言,毒害你的思想、冷卻你的熱情、削弱你的活力,其他人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,因為你被“巧言”玩弄股掌之間。…… 他心機很重,有時擴大人們的恐懼、有時玩弄人們的警覺。」而當希優頓接納了甘道夫的建議之後,他就「忘卻遺憾和恐懼,將意志集中在當下。」

在《魔戒》第三集,甘道夫提到葛力馬向伊歐玟的毒害:「你以為“巧言”只是玩弄希優頓而已嗎?混帳!伊歐皇族算甚麼東西?他們不過是一群騎馬強盜,住在稻草屋裡,喝著骯髒的水,孩童和畜生廝混在一起! 你之前不是應該聽過這說法嗎?這是“巧言”的老師薩魯曼所說的話。不過,我想“巧言”必定用更高明的方法來包裝這種話。…… 誰知道她在夜闌人靜之處,孤單的時候,她會怎麼樣看待自己一無是處的人生?」〔這一段,在電影裡有不錯的處理;電影裡就有一幕讓葛力馬直接的在伊歐玟耳邊說著這些喪氣、侮辱的話。〕後來伊歐玟被救甦醒之後,就是這樣說:「我還以為伊歐王族真的 淪落到在山野間牧羊。」可見,“巧言”的說話著實在她心裡面盤旋迴盪,以致她的信心動搖了也不自知。不過,到最後,她的健康恢復,她的信心也因著愛而恢復。

早已經有不少的心理學報告指出,言語的殺傷力比一切利器更甚。原來不一定要鋒利的說話才會帶來破壞;傳遞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,破壞力可能更大。鋒利的言詞,我們還容易分辨、心裡可以抵抗。但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,聽著聽著會在我們心底裡沉積起來;在不經意之間成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,甚至成為我們日常對自己所說的話。每一次我們向自己說一遍,這些遺憾、恐懼、輕蔑,和控訴就會再深一層地烙刻在我們心上,成了無需啟動也會自動播放的旋律,不斷地持續地蠶食我們的心靈。

最常聽到的就是「冇鬼用」,還有「蠢過隻豬」。聽得多了,久而久之,「我冇用」「蠢過隻豬」就成了心裡不斷播放的旋律,我們的思想被控制著也不自知。

如何脫離這些魔咒?是不是效法坊間心理學那些理論所說,說正面的說話、打打氣、喊「加油」,甚至甚麼「正能量」等等就可以呢?我覺得這些都只像催眠的效用,並沒有真的解決了問題。

要將這些負面言詞從心裡完全刪去,還得正本清源。心裡的力量剛強就無懼外來的破壞。這一點,詩篇 42-43 篇實在是很好的範例:

「5 我的心哪,你為何憂悶?為何在我裡面煩躁?應當仰望神,因他笑臉幫助我;我還要稱讚他。6 我的神啊,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,所以我從約但地,從黑門嶺,從米薩山記念你。」(42:5-6)

「我的心哪,你為何憂悶?為何在我裡面煩躁?應當仰望神,因我還要稱讚他。他是我臉上的光榮/幫助,是我的神。」(42:11/43:5)

心裡憂悶煩躁,不是將它按捺下去,也不是漠視不理,是要撫心自問「發生了甚麼事?」然後,不是向自己重複訴說「我心裡憂悶煩躁」,而是提醒自己,神的笑臉要幫助我。最妙是 v6 的「所以」;知道了自己心裡憂悶煩躁,卻不停留在其中,反而更加積極將心思從向內的探究自己,轉而向外的尋求於神。只要我們將焦點校正在神,心就不會被那些遺憾、恐懼、輕蔑、控訴的說話所充斥,也就不會受傷害。

Photo source (top): www.runtogold.com
Photo source (mid): www.theargonath.cc
Photo source (bottom): tolkiengateway.net

No comments: